2018 主题 : 未来生活空间
2018 主题 :
未来生活空间
奖项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当科技发展重构了人们的生存模式,互联网颠覆了既有观念,生态环境世界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推陈出新,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十年,甚至五年,都可能蓦地开启一个崭新的纪元。
我们不妨大胆试想,居住在2025年的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会发生何种转变?他们的居住空间或将被重新定义?空间的大小不再是丈量生活的尺度,物理距离正为数字化所消解,而人与人之间早就不囿于固定的社交方式,或许已经习惯于和人工智能日夜相处,并且,想要更多地参与到和地球环境的对话之中。
NOVA相信这些都是值得探讨和亟待解决的命题,作为一个以创新为己任的资产管理运营平台,NOVA盛煦地产始终秉持前瞻精神,不惧打破行业固化思维,而NOVA DESIGN AWARD年度设计大奖的创立初心便是源于此。
首届竞赛以“未来生活空间”为题,希望能激发来自全球各地的创意,并落地实践出一个具有启示意义的“未来生活”原型样本:一间50平米大小、层高不高于6米的空间,位处中国一线大城市的高层楼宇中,却因非凡的设计创想,可以孕育出无穷的空间潜能。现在,NOVA向世界征集全新设计方案,希望由此抛砖引玉,激发新思。
未来未曾来,未来即是当下。基于想象,方可超乎想象。
资讯
参赛办法和规则
参赛办法和规则
- 本设计竞赛官方语言为英文,度量单位为公制。
- 成果提交包括展板,填写完整的竞赛表格及其他可选文件,请以电子版形式提交图纸和相关文件,总文件大小在20MB以下 (不包括视频)
- 成果文件名必须以报名编号开头并注明内容,如“NDA0001_boards.pdf”,或“NDA0001_video.mp4”
- 展板为单个PDF文件, 包含2-4幅A2(420mm×594mm)横向排版展板
- 每张展板需预留印刷出血边距3mm,并在左上角以15mm高度的字体标明“报名编号-图序号(1、2、3…)”,如“NDA0001-1”
- 平面图
- 2张或以上剖面图
- 2张或以上尺度不限的透视图
- 方案名称,以及至少250字“未来生活宣言”的英文描述
- 填写完整的竞赛表格
- 除以上必须提交的内容之外,亦可视情况选择性提交以下等辅助描述设计想法的文件,以充分展现设计思路:视频(不长于2分钟)、分析图、轴测图、节点大样或其他关于材料和建造的图纸,实物模型照片,建造实施方案等
- 除视频和竞赛表格之外,其余图纸和文字内容均需要通过展板体现
- 竞赛采取自由报名、公开征集的方式。参赛者无资格限定,可以个人或小组形式参赛,每组成员人数不超过5人,名单以设计团队信息确认函为准。
- 每个团队指定一位唯一联络人。
- 注册报名开放时间为2018年6月1日,截止于2018年7月1日北京时间晚11:59(GMT+8:00),晚于该时间注册的作品将视作无效。
- 请在www.nova-award.com网站上进行相关报名注册,报名成功后请在注册邮箱中查收报名编号并下载其他信息文件,包含设计团队信息确认函和原创声明授权书。
- 参赛者一律提交电子文件,设计团队信息确认函和原创声明授权书请于填写完毕后扫描成电子文件,请将所有文件一并压缩打包并上传至相关网盘,如百度云或WeTransfer,并在提交邮件中列出该打包文件的下载地址。
- 在www.nova-award.com网站“作品提交”页面填入报名编号和打包文件下载地址,竞赛组委会将在24小时内回复相关确认邮件。
- 方案提交截止日期为2018年7月31日北京时间晚11:59 (GMT +8:00)。竞赛组委会不接收纸质版,晚于截止时间提交,或在截止时间后进行更改的提交文件。
- 在竞赛组委会的协助下,评委将为参赛作品打分,5个入围作品将于2018年8月6日公布。
- NOVA DAY是针对本次竞赛而特别策划的一日设计活动,包含设计论坛与颁奖典礼,届时入围者将来到上海进行现场方案陈述,评委也将现场宣布最终获奖名次。
时间安排
6月1日
7月1日
7月31日
8月6日
8月25日
免费注册报名开放
注册截止
北京时间晚11:59
竞赛提交截止
北京时间晚11:59
公布入围作品名单
NOVA DAY
入围作品现场答辩、
设计论坛&颁奖典礼
6月1日
免费注册报名开放
7月1日
注册截止
北京时间晚11:59
7月31日
竞赛提交截止
北京时间晚11:59
8月6日
公布入围作品名单
8月25日
NOVA DAY
入围作品现场答辩、设计论坛&颁奖典礼
评委会

王谦
盛煦地产联合创始人、
董事长、联席总裁

Carlo Ratti
MIT Senseable City 实验室主任
Carlo Ratti Associati 创始合伙人

Anouk Legendre
建筑师
XTU联合创始人

Oke Hauser
MINI LIVING 创意主管

彭郁真
建筑师,前IDEO上海办公室设计主管兼环境设计师

Becky Quintal
ArchDaily内容总监

张涵
ArchDaily中国区域经理和执行编辑

王谦
盛煦地产联合创始人、
董事长、联席总裁
王谦先生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之后留学海外,先后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以及房地产开发双硕士学位。2015年起,他与美国华平投资集团(Warburg Pincus)共同创立盛煦地产,是一家立足中国一线城市存量地产和城市更新领域投资及资产管理公司,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集资产收购、改造、运营于一体的资产投资与管理平台。
王谦先生担任盛煦地产董事长兼联席总裁,负责组织制定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年度经营计划和品牌发展规划,NOVA研究院平台的组织搭建、重要政府资源的维护和开拓,城市公司开拓与发展。同时,他还担任中华房地产投资开发商会(简称CREDIA)副会长兼秘书长、全联房地产商会城市更新和既有建筑改造分会副会长。
王谦先生长期热心慈善公益事业,赞助支持上海广慈福利院,并通过江苏徐州慈善总会资助云南贫困地区儿童教育等。

Carlo Ratti
MIT Senseable City 实验室主任
Carlo Ratti Associati 创始合伙人
兼具建筑学与工程学的背景,Carlo Ratti教授任教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并且领导SENSEable City实验室;他同时是国际设计创新事务所Carlo Ratti Associati的创始合伙人。作为先行者,他引导了新科技如何对都市生活产生影响的研讨,其作品曾于威尼斯双年展、美国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英国伦敦科技博物馆和西班牙巴塞罗那设计博物馆分别展出。其中,他的两件作品——“数字化水亭”和“哥本哈根之轮”曾被美国TIMES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最佳发明”,他本人也被世界著名杂志Wired列入“即将改变世界的50人”名单。
目前,他担任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委员会的联席主席,聚焦城市和城市化议题。此外,他也是欧盟委员会关于城市创新的特聘顾问。

Anouk Legendre
建筑师 XTU联合创始人
Architect Co-founder of XTU
作为XTU的联合创始人,2000年Anouk Legendre在法国巴黎创办了这间屡获殊荣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专攻学术和环境研究、住宅和文化设施建筑。Legendre本人曾获法国农业部颁发的骑士奖勋章,也是EDF Ville et Energie智囊团成员,并以国家评委会主席的身份参与了2018年木构建筑竞赛。2002年到2007年期间,Legendre曾授课于巴黎马拉盖建筑学院。
她的作品曾展出于巴黎多个建筑艺术空间、韩国首尔建筑学院,巴黎蓬皮杜中心和Archilab设计论坛等。她主持设计了诸多已建成的市政项目,如韩国史前文化博物馆, 波尔多葡萄酒博物馆与2015米兰世博会法国国家馆,最近一个建成项目是位于法国斯特拉斯堡的首个自生能源住宅大厦:TED。

Oke Hauser
MINI LIVING 创意主管
Oke Hauser以一级荣誉学位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建筑专业,持有工程硕士学位,其毕业论文曾荣获德国Bruno Taut大奖。在加入MINI LIVING前,Oke Hauser曾就职于雷姆·库哈斯(OMA)纽约事务所、赫尔佐格和德梅隆(Herzog & De Meuron)瑞士事务所。目前他作为MINI LIVING的创意主管,带领品牌探索未来居住空间的可能。

彭郁真
建筑师,前IDEO上海办公室设计主管兼环境设计师
作为建筑师、战略策划、制作人和创新者,彭郁真拥有超过20年的行业工作经验,致力于为品牌和其他机构创造具有价值的综合场所、空间、产品、服务与体验。
彭郁真成长于中国台北和美国加利佛尼亚,她持有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环境艺术学士学位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学硕士学位。
立于设计与战略的交叉点,彭郁真运用“以人为本”的方法帮助客户厘清消费者需求,从而创造可触的未来。她擅于拿捏不同尺度和媒介,提供从都市战略到建筑空间、室内空间,再至产品、家具设计的“宏观-微观”闭环式整合策略方案。
彭郁真坚信设计是解锁创新的力量,能够解决眼下我们所面临的问题。她曾是全球创新设计公司IDEO上海办公室的设计主管和环境设计师,为诸多在华跨国企业和中国领军企业提供设计咨询服务。

Becky Quintal
ArchDaily内容总监
Becky Quintal目前担任ArchDaily内容总监,负责ArchDaily出版工作及旗下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中文的各国际站点。在加入ArchDaily之前,Becky曾在知名建筑事务所OMA/AMO、BIG(Bjarke Ingels Group)、Reiser+Umemoto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担任编辑一职。
Becky Quintal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设计学院,专题研究纽约新闻报刊对早期摩天大楼的报道;她同时还持有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建筑学学士学位。

张涵
ArchDaily中国区域经理和执行编辑
张涵担任ArchDaily中国区域经理和执行编辑,负责引荐中国建筑,搭建其与国际建筑的对话交流。凭借超过十年的建筑师和商业顾问的工作经历,张涵擅长将跨文化的创意想法实践落地。
张涵持有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公司金融学学历与墨尔本大学建筑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评判标准
*不仅限于环保
*评判标准并无特定优先顺序,仅为评判参考,并非最终评奖标准,
我们对一切创意想法持开放态度
奖项设置
竞赛评委会将选择5个入围团队,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作为竞赛高潮的NOVA DAY设计论坛和颁奖典礼,并进行现场方案陈述,角逐最终奖项。
所有入围团队均将获得现金奖励和获奖证书,获奖作品将发布于知名媒体平台。NOVA欢迎各团队成员到访上海参与活动,但仅为每个团队1位代表提供飞往中国上海的往返机票与相关食宿。
NOVA将视实际情况,于2019年就获奖作品原型进行实际搭建。
最终奖项
一等奖
一等奖1名 :
现金6,000美元
二等奖
二等奖1名 :
现金3,000美元
优胜奖
优胜奖3名 :
每名现金1,500美元
一等奖
一等奖1名 :
现金6,000美元
二等奖
二等奖1名 :
现金3,000美元
优胜奖
优胜奖3名 :
每名现金1,500美元
一等奖
二等奖
优胜奖
一等奖1名 :
现金6,000美元
二等奖1名 :
现金3,000美元
优胜奖3名 :
每名现金1,500美元
总奖池 : 13,500美元
*奖金不包括中国境内及参赛者本国的相关税费